#科技资讯 欧盟新版能效标签将在 6 月 20 日正式生效,要求 OEM 评估并在标签中贴上设备耐用性、可维修等级、电池循环次数、防水等级等。只有满足欧盟新版生态设计要求的设备才能在欧盟销售,例如 800 次充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仍然有 80%、产品源代码发布后六个月内 OEM 必须提供系统更新。查看全文:https://ourl.co/1088772023 年欧盟通过维修权相关法案 ((EU) 2023/1669 和 (EU) 2023/1670),该法案强制要求电子产品标注可维修等级和耐用性 (使用寿命),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可以通过可维修等级标签快速理解该产品是否容易维修以及潜在的使用寿命。
通过这种新标签欧盟希望用户能够选择那些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更容易维修的设备,如果大多数用户都选择此类设备,则会倒逼制造商提高设备的可维修性等级和寿命,否则将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对手。
最终法案会促成大多数电子产品都更容易维修以及寿命更长,这样就可以减少电子废弃物 — 这与欧盟此前强制苹果必须采用 USB-C 接口是类似的,都是尽可能减少电子废弃物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现在欧盟的可维修等级标签将在 2025 年 6 月 20 日正式生效,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所有上市销售的设备都必须贴上可维修等级标签,这种标签合并到电器的能耗标签中,当然只需要贴到外包装盒上不需要直接贴在设备上。
可维修性标签分为 A~E,其中 A 代表产品可维修性最高、E 代表产品可维修性最低,例如某些制造商的平板电脑喜欢疯狂灌胶导致几乎没有可维修性,这类设备的评级应该就是 D 和 E 等靠后的评级。
标签还会显示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例如某个产品的电池平均续航时间是 15 小时 35 分钟,欧盟也要求 OEM 提供电池循环次数和防水等级等,这些信息应该可以帮助用户更轻松的理解产品情况。
下面是欧盟能效等级标签新版示意: